2013年中國船舶工業經濟運行分析
2014-01-24 16:31:05 來源: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(四)融資難,依然是企業的突出問題
盡管金融機構對部分國有和骨干民營船企給予了融資支持,但對行業內大部分企業,特別是中小企業來說,融資困難、資金緊張一直是近幾年困擾企業生產經營的突出問題。由此,一些企業手持船舶不能按計劃開工,影響交船進度;一些企業因落實不了貸款資金,丟失了訂單,開工不足問題更加突出;一些企業更是因資金緊張拖欠職工工資,帶來不穩定因素。
(五)修船難,單船修理工程價低量小
國際航運市場的持續低迷,對修船企業也形成直接沖擊。2013年,船舶行業重點監測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修船企業完成船舶修理3608艘,同比增長2.9%,但船舶修理產值僅有129億元,同比下降1.7%。主要是附加值較高的尾軸、舵系、機械工程等修理項目明顯減少,大部分為換板、打砂、特涂等附加值不高的工程,單船修理工程量大幅降低。與此同時,由于我國修船行業缺乏自律,競爭激烈,修船價格報價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,加之人工成本不斷上漲,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。
(六)配套難,產品升級換代迫在眉睫
國際海事新規的頻繁出臺,對船舶海工配套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國際上綠色環保、節能減排、安全可靠、智能化、集成化的船舶、海工配套產品不斷出現,更新換代速度明顯加快;日、韓、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調整發展戰略,加大技術研發力度,加強對我國技術封鎖,為占領船用市場采取低價競爭等策略;我國船舶配套業自主研發能力薄弱,關鍵設備、系統長期依賴引進和進口,與日、韓相比,本土化率處于較低水平。國際船舶配套業的發展趨勢和優勢國家的競爭策略,給處于不利地位的我國船舶配套業帶來嚴峻挑戰,建設造船、海工強國,配套業的發展迫在眉睫。